眼睛,可以说是是人身上构造超精密的仪器,但也十分脆弱。
除了干痒模糊外,眼睛里还经常会突然冒出来奇奇怪怪的小肿包 / 小疙瘩 / 小颗粒。
长在眼睛附近,确实会让人担心。
先别慌!绝大多数人遇到的长在眼睑附近的小颗粒,都只是腺管口堵塞。
它是眼睑边缘的一个小小的白色颗粒,呈现小水泡样隆起,可能会有白色、黄色或灰色的分泌物,眨眼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异物感,就像下面这样⬇️
小红书排名前几位的是腺管口堵塞
(图片来源:小红书)
出现这种小白点,本质上是眼皮里的油脂腺堵住了,如果你经常用眼过度、眼妆卸不干净,就很有可能导致油脂分泌异常。
一般情况下会消退,但如果油脂越堵越多,小白点就会变成无痛但顽固的霰粒肿;要是细菌来凑热闹,就会发展成又红又痛的麦粒肿。
总而言之,这个小白点问题不大,但出现时最好及时关注一下发展状态。
除此之外,如果眼角、眼皮上也长了小肿包呢?别急,今天我们请教了眼科医生,一起来聊聊。
6 种眼睛里的肿包
有些不用太担心
01
麦粒肿(睑腺炎)
麦粒肿,俗称「针眼」,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[ 1 ] 。
如果你卸妆时眼妆有残留、使用过期化妆品,还经常揉眼睛,中招的概率就很大。
特点:
成熟时的肿包大小和形状,真的很像一颗饱满的麦粒!这个肿包它又红又痛——
✅红:边缘明显红肿,像被蚊子叮了个包
✅肿:摸起来有个硬硬的小结节
✅痛:压痛明显,眨眼时尤其不舒服
✅脓:2~3 天后可能出现黄色脓点
处理建议:
轻微时可每日热敷 3~4 次(每次 10 分钟,温度稍高于体温),配合涂抹红霉素等抗生素眼膏 [ 2 ] 。
若红肿加重、出现脓头,需及时就医进行无菌切开引流 [ 3 ] 。切记不要自行挤压,以免感染扩散。
02
霰粒肿
霰粒肿通常表现为不痛不痒的眼睑小硬结,摸起来像颗光滑的绿豆或黄豆,表面皮肤也没有明显红肿。
长期戴隐形眼镜、眼妆清洁不彻底,便会导致油脂分泌异常,从而堵塞慢性睑板腺,引起霰粒肿。
✅ 眼睑皮下无痛性圆形硬结
✅ 边界清晰,可推动(像个藏在眼皮里的小珠子)
✅ 病程较长,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
轻微时可每日热敷按摩 10~15 分钟,帮助疏通睑板腺 [ 2 ] 。
千万不要自行挤压,以免导致感染扩散。
若肿块持续超过 1 个月,需眼科医生评估手术刮除, 同时术后 48 小时避免沾水。
如果霰粒肿反复发作,需病理检查排除睑板腺癌等罕见情况 [ 3 ] 。
03
结膜结石
结膜结石并非真正的「石头」,而是在慢性炎症刺激下(如长期粉尘、化妆品残留或干眼症),脱落的结膜上皮细胞和黏液钙化形成的小颗粒 [ 4 ] 。
✅ 睑结膜下黄白色点状硬粒
✅ 较大的结膜结石可能会有异物感
✅ 通常多发,像沙粒嵌在结膜内,如下图中透亮或乳白色的凸起
无症状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可通过人工泪液润滑缓解干涩,同时注意避免揉眼刺激 [ 4 ] 。
若异物感明显,需由眼科医生在裂隙灯下用无菌针头剔除,术后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[ 5 ] 。
04
睑裂斑
睑裂斑是出现在眼白表面、靠近黑眼珠边缘的黄色或黄白色轻微隆起斑块,常常出现在靠近鼻子的一侧。
睑裂斑的发病率为 22.5%~90%,它常由长期紫外线照射(阳光)、风沙刺激或慢性炎症引起,户外工作者、中老年人更常见。
✅ 眼白表面轻微凸起
✅ 颜色为黄白色,像一小块蜡滴在眼白上
✅ 通常不痛不痒,边界清晰但表面可能不平整
睑裂斑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适或视力问题,通常不需特殊治疗,但建议注意眼部防护,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和宽檐帽。
避免风沙、烟尘等刺激环境,必要时使用防护镜。
炎症发作时,可能出现局部发红、异物感或干涩加重,需及时就医。
若影响外观或反复严重炎症,极少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切除,但存在复发可能,且手术本身有刺激炎症风险,需严格评估。
05
泪阜囊肿
泪阜是位于内眼角里的一个小小肉色或淡红色凸起。
泪阜部位受到环境刺激(粉尘或化妆品残留时)或炎症影响时,可能会使得皮脂腺导管阻塞,形成泪阜囊肿。
泪阜囊肿常见在眼角红色位置的白色颗粒。
特点:
✅ 内眼角里突然鼓起一个白色隆起颗粒,边界清楚。
✅ 生长较为缓慢,一般不痛不痒,大部分不影响外观或视力。
较小的泪阜囊肿可通过热敷促进导管疏通。
若影响美观或反复发炎,可考虑手术切除。平时生活中避免过度用眼,减少炎症可能。
06
睑黄瘤
睑黄瘤,可以由脂肪代谢异常引起,也可以不伴有血脂异常。受激素影响的中年女性通常可能更高发 [ 6 ] 。
像被压扁的橘子皮,通常长在眼部皮肤外侧,靠近内眼角部分,也有少数生长于单侧眼睑、下眼睑,眼睑中央或眼睑靠近外眼角一侧。
黄色瘤通常不痛不痒,最主要影响的是美观。
轻度的有可能减轻,但也可顽固存在或扩大。严重时可以寻求美容科医师的帮助,用激光或手术切除,但容易复发,需联合血脂管理 [ 7 ] 。
考虑到睑黄瘤与血脂有一定关系,建议进行血脂相关疾病的检查,如有血脂异常问题,可以寻求内科治疗。
健康无小事,观察要理性。眼睛里出现的小肿包值得关注,但不必过度焦虑,给大家传授一个缓解疾病焦虑的三步法:
✅记录变化特征(颜色、大小、发展速度)
✅拍照留存便于医生判断
✅通过正规医院线上问诊或眼科门诊咨询
若症状持续 ≥ 2 周或伴视力下降,无论何种肿包均需眼科确诊。
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戚朋友曾为眼睛里的小肿包问题困扰,赶紧转发这篇文章给 ta 吧~
眼睛长包怎么治疗?
眼睛干涩、流泪是干眼症吗?
� � 试试拍照问医生,首单 9.9 元起� �
本文合作专家
郑亚洁
北京大学医学博士
眼科副主任医师
本文审核专家
沈婷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
主任医师
李晓明
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
参考文献
[ 1 ]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 (人民卫生出版社 , 2020) [ 麦粒肿 / 霰粒肿病理 ]
[ 2 ] AAO ( 美国眼科学会 ) . 睑缘炎临床指南 ( 2021 )
[ 3 ] 中华眼科杂志 . 睑板腺囊肿治疗共识 ( 2019 )
[ 4 ] Kanski《临床眼科学》(第 9 版)结膜病变章节
[ 5 ] Ophthalmic Plastic & Reconstructive Surgery : 泪腺囊肿管理 ( 2018 )
[ 6 ] 《皮肤性病学》 ( 第 9 版 ) : 黄色瘤与代谢综合征关联
[ 7 ]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: 睑黄瘤治疗综述 ( 2020 )
[ 8 ] ISSVA《血管瘤分类指南》 ( 2020 修订版 )
[ 9 ]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: 眼周血管瘤治疗 ( 2019 )
[ 10 ] NCCN《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》 ( 2023 )
[ 11 ] JAMA Ophthalmology : 眼睑恶性肿瘤手术规范 ( 2021 )
策划制作
策划:橙月 | 监制:Feidi
插图:见图注 | 封面图来源:站酷海洛
最近微信改版了,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
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� � 哦~
雅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